AI飞速发展,4个技巧助你提升宝贵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前沿资讯 1746615135更新

0

在这个AI快速变化、充满不确定性的现代社会,需要人们具备深入分析、理性判断和有效决策的能力。这种“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越来越成为最受欢迎的技能,雇主们将其视为一项顶尖技能,但他们认为,拥有这一技能的人太少了。

斯坦福历史教育小组曾针对青少年在网络环境中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展开过研究,他们发现,青少年在面对互联网上纷繁复杂的信息时,缺乏有效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其批判性思维水平只能用 “堪忧” 一词来形容。《华尔街日报》也对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成果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即便在一些顶尖名校,经过四年的大学学习,大部分毕业生在批判性思维方面的提升微乎其微,测试结果也表明他们在这方面几乎没有明显进步。

经过不懈的探索,研究者们从人类大脑的进化历程中找到了突破的灵感。追溯到数十亿年前,单细胞生物诞生于原始黏液之中,从那时起,它们就已经具备了四种基础的思考行为。神经心理学家斯蒂芬·休斯指出,这四种思考行为分别是:感知周围环境,识别潜在的危险和奖励,在危险和奖励之间做出抉择,以及基于所做的决策采取相应行动。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了解周围发生了什么,判断哪些东西可能对自己有利,哪些可能会带来威胁,权衡利弊之后做出决定并付诸行动。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无数次地经历着这个过程。在决定早餐吃什么时,我们会观察周围可选择的食物,考虑它们的健康益处、口味以及自己当下的心情等因素,权衡利弊后做出选择并开始享用早餐。如果开车出行,在驾驶过程中,我们也会不断地做出各种决策,如是否变道、控制车速、选择停车地点等。在人生的重大决策时刻,比如育儿方式的选择、职业规划以及日常工作中的各种决定,同样也遵循着这样的思考模式。

基于对大脑进化的研究,研究者们将批判性思维简化为四个核心步骤,这四个步骤不仅贴合大脑的自然思维模式,还能有效地帮助人们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一步是感知环境,大脑天然具备观察周围环境的能力,研究人员在此基础上,教授学生详细的分析观察技巧,引导大脑从观察对象中提取更多细节。

第二步为明确问题。大脑本能会判断事物的利弊,研究人员借助这一点,教授学生复杂问题的澄清技巧,帮助他们更准确地界定问题,挖掘问题的本质,避免模糊不清的思考。

第三步是综合评估。大脑在思考时会进行推理和判断,研究人员通过传授多元评估方法,让学生学会同时权衡多种因素,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全面思考各种信息对结论的影响。

最后一步是得出结论。大脑具备得出结论的能力,研究人员进一步提升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形成复杂且贴合实际情况的结论。

这一创新教学法成效惊人,参与实验的本科生,在学习一门相关课程后,所撰写的论文质量甚至达到了研究生水准。纽约一所高中的学生,仅经过两周的学习,批判性思维能力显著提高,学生相互尊重不同观点,课堂氛围也积极向上。不仅如此,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运用所学更好地处理个人问题和人际关系,改变了思考和决策的方式。

这四个核心步骤的提出,为批判性思维教学提供了简单易上手且高效的方法,有望在各类教育场景和工作环境中广泛推广,助力人们更好地应对世界的复杂挑战。

参考资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ry8J78Awq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