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沿资讯
1746701566更新
0
红杉资本的多位合伙人齐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前景展开了深度讨论,揭示了AI蕴藏的“万亿”美元级别的巨大机遇。
红杉资本在会议中指出,若将AI市场与云转型初期的市场规模进行类比,AI服务市场的起点规模在数量级上更为庞大。在云转型开启时,云业务4000亿美元的营收规模已超越当时的全球软件市场,以此为参照,未来10至20年,AI市场的终点规模甚至可以用“绝对庞大”来形容。
不仅如此,AI的市场机遇不仅局限于服务领域,软件领域同样是其重要的“战场”。越来越多的公司借助AI技术实现转型,从单纯销售软件工具,逐渐转变为提供最终成果或承接实际工作,这使得AI在软件和服务两个利润池中都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两个领域的潜在市场规模(TAM)都极具吸引力。
当下,AI发展的条件已经成熟,计算能力、网络、数据、分发渠道以及人才等要素一应俱全。与以往技术浪潮不同的是,AI技术的传播速度也极快。2022年11月ChatGPT一经推出,便迅速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这与云转型初期企业还需通过游击营销策略来吸引关注形成鲜明对比。如今,社交媒体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互联网连接覆盖范围广泛,这些都为AI技术的传播铺设了“高速公路”,使得AI技术在推广过程中几乎没有障碍,能够迅速被市场所接受和应用。
在AI领域的竞争中,红杉资本认为,应用层是价值汇聚的关键。回顾以往技术转型历程,许多实现超10亿美元营收的企业大多集中在应用层,AI领域预计也不会例外。不过,随着基础模型不断向应用层渗透,竞争愈发激烈,对于初创企业而言,从客户需求出发,专注于垂直领域和特定功能,解决复杂问题,是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也是获取价值的核心路径。
构建AI企业也有独特之处。其中,95%的要素与创建普通企业无异,都需要以独特且有效的方式解决重要问题,并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另外5%的AI特定要素则更为关键。
首先是营收方面,企业要警惕“泡沫式增长”的营收现象,不能仅仅被表面的高营收所迷惑,而是要通过考察用户对产品的采用率、参与度和留存率等指标,来判断营收的真实性,同时要与客户建立起牢靠的信任关系。其次是利润率,虽然当前毛利率可能并不理想,但随着企业从销售工具向提供高价值成果转变,成本不断降低,价格逐步提升,毛利率有望在未来得到显著改善。最后是数据飞轮,企业必须明确数据飞轮与业务指标之间的紧密联系,因为这是构建企业竞争壁垒的重要手段。
预计到2025年,垂直智能体将为初创企业带来重要机遇。垂直智能体针对特定的工作流程进行端到端的训练,在安全、开发运维、网络等领域已经展现出超越人类专家的潜力。随着编码领域开启“丰饶时代”,AI所具备的廉价且充足的“劳动力”属性,将对各行业产生深远影响,行业品味将成为稀缺资源,各行业也将随之迎来重大变革。
从中长期来看,红杉资本预测智能体经济即将兴起。在这种经济模式下,智能体之间不仅能够进行信息交流,还可以实现资源转移、开展交易,并具备相互信任和可靠性评估机制,进而形成一个独特的经济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智能体与人类相互协作,共同推动经济的发展。
参考资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9JBMnxuPX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