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沿资讯
1754649615更新
1
被《时代》杂志评为2024年最具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人物、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管理学教授Ethan Mollick(音译:伊桑·莫利克) 今天发布GPT-5长篇体验文章,他指出:GPT-5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能想又能干”能力,人工智能正在从被动工具向主动执行者转变,将用户从繁琐的操作和决策中解放出来。
据Mollick描述,GPT-5并非单一模型,而是一个能根据任务需求自动选择并调用内部不同大小和能力的模型的智能“开关”。这一新功能彻底解决了当前AI使用中普遍存在的两大痛点:模型选择困扰和任务界定模糊。
过去,用户常因不清楚何时应使用更强大的“思考型”模型而错失AI的真正潜力。GPT-5通过自动化流程解决了这一问题。当用户提出需求时,AI会自主评估任务难度,决定使用哪个模型以及投入多少“思考”时间。
他举例称,当要求GPT-5生成一个“在飞机上使用笔记本电脑的水獭SVG代码”时,该模型能根据内部判断,有时快速响应,生成基础图像;而另一些时候,它会识别出任务的复杂性,切换到更强大的“思考型”模型,经过数秒的深度处理,产出质量显著提升、细节更丰富的图像。“AI不再需要用户手动选择最佳模型,而是主动进行优化,让普通用户也能体验到AI的强大推理能力。”
除了智能的模型选择,GPT-5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特质在于其惊人的主动性。它不仅能完成用户明确提出的任务,更能预测潜在需求,并主动扩展和执行相关工作。
在一次测试中,当向“GPT-5 Thinking”模型提出“为一名前商学院创业教授生成10个创业点子,选出最好的一个并制定成功策略”的请求。GPT-5不仅提供了高质量的创业想法,更在此基础上主动生成了包括登录页草稿、LinkedIn文案、简易财务分析乃至研究计划和网站结构等一系列附加内容。这些额外成果即便对于经验丰富的创业团队而言,也需耗费数小时才能完成,而GPT-5仅凭一个简单指令便实现了。
在代码生成测试中,当要求GPT-5“制作一个程序化的城市生成器,可以拖拽和编辑建筑物,让它们看起来像真实的建筑,并且好好思考”后,便获得了功能完整的3D城市建造应用。更令人惊叹的是,在持续输入“让它变得更好”的模糊指令后,GPT-5不断自主添加了霓虹灯、行驶的车辆、立面编辑、预设建筑类型、动态摄像机角度乃至完整的保存系统等一系列用户从未明确要求的复杂功能。在整个过程中,甚至无需审阅一行代码。
Mollick强调:这一次,是AI先一步理解了你想做的事,并准备好了下一步计划。这就是GPT-5,“会做事的AI”的真正含义。
参考资料:https://www.oneusefulthing.org/p/gpt-5-it-just-does-stu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