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沿资讯
1754907473更新
0
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正式发布。经开区将以十条“硬核”政策精准赋能,力争到2027年底实现万台级具身智能机器人量产能力。
本次发布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十条”聚焦产业关键环节,涵盖揭榜挂帅、重大专项配套、数据采集实训场奖励、二次开发社区支持、打样券、人形机器人销售补贴、供应链响应平台等八项全国首创措施,并对“大脑”“小脑”、通用本体及核心零部件等技术攻关予以最高500万元支持。
为破解数据采集成本高、场景落地难等行业痛点,经开区将探索具身智能数据交易共享机制,每年发放1亿元“数据券”,推动高价值数据集、接口、模型等资源的采购与共享。同时,亦庄将开放商超、酒店、医院、物流仓库等近千个真实场景采集点,建设全球领先的PB级真实世界数据池,首批20个实训场、近百个点位将于本月启用。
在应用推广方面,经开区此前已启动“万台机器人创新应用计划”,今明两年将释放近50亿元市场需求,涵盖高端制造、教育、园林、医疗、电力、市政、商业服务等多个领域。其中,人形机器人将超过千台,并通过首试首用、首台(套)奖励、标杆场景建设等方式加快落地。
产业协同亦是重点。经开区将搭建机器人供应链快速响应平台,提供标准件快速物流和非标件快速打样服务,并通过“打样券”补贴降低成本。同时,将布局人形机器人中试量产工厂,探索“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柔性生产模式,并鼓励租赁使用与保险保障,进一步完善全产业链服务能力。
为激发开发者创新热情,政策还将建设机器人二次开发社区,免费提供通用本体、研发空间、算力补贴等资源,支持软硬件集成协同与敏捷开发,推动创新成果共享。
北京经开区管委会主任王磊表示,亦庄不仅要打造全球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高地,也将同步探索机器人安全、隐私与伦理的治理体系,推动产业在可控、可靠的轨道上高速发展。
参考资料:2027年亦庄将能量产万台具身智能机器人